近年来,在四川省、德阳市供销社和中江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中江县供销社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劳动用人制度为重点,以服务“三农”为方向,以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为阵地,坚持“以农为本、富民兴社、为农服务”宗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找准改革发展切合点,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8月中旬,本报记者深入中江县供销社实地探寻这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秘诀”。
提起“供销社”
农民群众直说好
记者在永太供销社镇级农资经营网点看到,种子、农药、化肥、薄膜等农资产品一应俱全,整齐规范的《商品销售制度》、《经营服务公约》、《工作管理制度》、《商品进货制度》、《消费投诉处理制度》等都张贴在经营网点的墙壁上。
永太供销社主任闫天祥告诉记者,目前永太供销社的经营网店已辐射周边多个乡镇,主要以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为主。
“从2002年开始,我们按照省上有关部门的要求,认真开展农资产品‘三放心’活动,我们在经营网店公开承诺,凡是因产品质量或因配方不当,给农户造成损失,我们都会全额赔偿。”闫天祥介绍说,在进货上,供销社严把质量关,目前还未给农户造成过损失。
“我今天来买农药,在这里买放心。”现场家住永太镇8大队的张明通告诉记者,“供销社的服务真好,买化肥等还可以送货上门,太方便了。”
闫天祥说,他们可以接受预约预订农资产品,凡客户自己拉走可优惠1元钱,如果需要送货,就直接给农户送到家。“比如3、4月份大春用肥,我们基本上60%以上都是送到农户家中,现在又开始对小春用肥进行预约预订了。”
此外,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庄稼医生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农业植保站的工作人员一道为农户服务,为农户宣传农业生产防虫治病知识等。
据悉,中江县供销社在恢复重组为农服务企业中,首先,突出发展了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体系。以中江县富康农资公司和永太、冯店供销合作社为主建有乡镇村三级农资连锁经营网点430余个,形成了供销社农资连锁配送服务体系。2009年以来,冯店供销社实施的“中江县农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升级改造服务全县”项目建设,投入307万元,改造扩建了4个县级农资流通服务配送中心和2个重要乡镇配送中心站,形成全县南中北三大片区配送服务中心。通过项目建设,供销社“庄稼医院”达180个,村级农资连锁放心店达250个,实现了“统一店堂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销售价格”的“六统一”规范建设,推进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其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了农资经营服务管理,长期坚持“两放心”、“三到户”、“公开承诺”等“惠民利民便民”为农服务方式,实行了“庄稼医院”医生分植物品种测土“配方”售肥、诊病虫害“配方”售用药肥技术,农忙时节组织送肥药销售到户,“庄稼医生”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发挥了供销社服务“三农”的积极作用。
创新发展社区综合服务社
“老百姓可不出村,就能买到满足日常农业生产的农资产品,需要什么肥料可以送到农户家门口。”永太镇柏木村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社负责人曾星丙告诉记者,货真价实,农户很放心,同时只要一个电话,镇供销社配送中心便可直接送到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社来。
“我们要求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社统一进货,统一定价,统一管理,核算上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主要采取货源组织上紧密型,经营上自主型的这种模式运作。”闫天祥说。
据中江县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中江县供销社系统全面体制改革后,通过改制重组了5个基层供销社,恢复了农业生产资料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传统经营业务。但是,原分布在全县12个区镇的基层供销社和80余个乡镇供销分社撤建,乡镇村经营服务网络丧失殆尽。在恢复发展中,积极创新实践发展合作事业。2001年,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以龙台、永兴、回龙等合作商业总店为主体,改造建立了供销社乡镇社区综合服务社,吸收原供销社的农村“双代店”经营户与合作商业经营服务网点形成了社区综合服务网络体系。社区综合服务社的建立,使原集体商业总店仅经营日用消费品、餐饮服务业,得以向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中医药经营和劳务中介信息、场镇自来水供应服务等业务方向拓展,填补了部分破产基层供销社原服务区域的职能。
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中江县供销社利用农村办公设施和农民住房设施新建和改造社区综合服务社,服务内容也逐渐扩展、创新,涵盖农资供应、日用品销售、再生资源回收、代办手机充值、小额存取款、代收水费电费、以及文化娱乐、自来水供应、幼教服务等方面,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经过十余年磨砺,目前中江县供销社系统有公司3个,基层社5个,镇级社区综合服务社3个、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社9个,经营服务网点430个,基本形成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了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变,从单纯购销业务向综合经营服务转变,从单一供销合作向多领域全面合作转变,成为经营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作用不断体现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做出了贡献。(高贵富、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