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

内江市供销社提前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综合改革试点任务

  • 时间:2016-12-15

  • 浏览:1049

  • 来源:

  • 作者:内江市供销社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2014年4月,省供销社确定内江为全省供销社首批2个综合改革试点市之一,同年11月,市委办、市府办印发了《内江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内委办[2014]33号)。两年来,市供销社紧紧围绕试点任务,以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为农服务规模化为重点,全力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截11月底止,已全面超额完成了《总体方案》确定的试点任务。日前,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同意《内江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正式结案、销账。

  内江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主要亮点有五个方面:一是依托第三方平台,实现了内江特产触网销售。建成内江特产展示展销中心,采取O2O电商模式集中展示展销内江特产;二是建成“农融网·天府农场”电商平台,畅通了农产品产销渠道。平台采用B2B模式将本地农产品和销地市场订单组织起来,通过平台进行对接交易。现已建成农产品集配中心8个,建成农产品市场专销区2个,社区配送体验店20个,与全国9家大型农批市场达成意向合作协议,平台会员已达18000余个。通过平台累计实现网上交易额22.88亿元;三是建立“两会一中心”, 实现了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了市中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建立市、县(区)供销社理事会6个,建立社有资产管理中心6个;四是创新发展供销社基层组织,夯实了基层组织体系。打造建立具有经营性和公益性特征的示范和标杆基层社5个,其中:东兴区椑木中心供销合作社入选2015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杆社。全市已发展基层社111个,实现了基层社覆盖100%的乡镇,经营服务网络覆盖100%的乡镇、90%行政村。发展农民合作社335个。成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6个。发展社区综合服务社563个;五是创新为农服务模式,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建立农资供应保障体系,实现了经营服务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每年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化肥25万余吨,农药950余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50万余亩。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站595个,建成培训中心4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区收集、乡镇运输、县区处理、园区加工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新建和改建各类庄稼医院600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