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珙县供销社与县农商银行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的,以银社合作为纽带,把供销社的渠道优势、健全的服务体系与县农商银行的金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携手积极探索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体系,着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和“三社融合”发展新模式,共促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农增收。
座谈会上,珙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建林指出。2022年,县农商银行向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放贷款3,322户、1.22亿元,助力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成长、发展壮大。另外,逐步把珙县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升级打造成集“金融+政务+村务+电商+民生+物流”六位一体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为农户提供小额取现、贷款申办、社保医保、电气费缴纳等便民服务;与县级相关部门联合打造“掌上村财”三资经费管理平台,实现县农商银行业务系统与三资管理系统的连接,确保了乡、镇、村财政账户100%的全覆盖。同时,为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第一时间获得预授信额度,实现融资需求落地。同时,县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积极构建“金融+供销”服务新模式,出台“福农·供销贷”,深化线上福农驿站与供销体系融合共建;依托四川农信“蜀信e·手机银行”“蜀信e·小额农贷”“蜀信e·商易贷”等线上产品,强化“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为支持乡村振兴发展搭建“金融平台”。让广大农户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利服务。
珙县供销社理事会主任赵永兰主持会议并就2022年工作作了简要总结。她指出,2022年,珙县新成立7个乡镇供销公司、3个基层供销社示范社、9个村级供销社,3个星级农村综合服务社,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2个示范基层供销社建设任务。在成立的22个基层社中,“三社融合”发展基层社12个,占比54.55%。争取到的省级综合改革资金54.5万元,共对7个基层示范社进入股金投入共计49万元。以及对下步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
珙县供销社党组书记张毅指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上级供销社等的指导下,在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下,县供销社积极搭建各类为农服务综合平台,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助力不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渡过难关,实现了较快发展。接下来,县供销社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按照中、省、市、县相关工作安排部署,全力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生力军,特别是把已建成的基层社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携手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和县农商银行金融机构,共促“三位一体”“三社融合”发展,不断做大做强“珙”字号农村产业,为下步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珙县供销社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林耀和供销社相关领导,县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各乡镇分管领导和乡镇供销社(公司)负责人、中心镇中心村供销社主任、示范基层供销社主任、县供销社机关全体职工、县农商银行代表等参加了会议,并就如何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三位一体”“三社融合”发展工作等相继作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