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11日,达州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王华平前往万源市、宣汉县开展新型农资供应体系建设和农村电子商务工作调研。
在万源市,王华平主任实地查看了万源市供销社兴达农资公司农村物流种子农药仓储配送中心、电子信息平台、化肥淡储和万源市供销社南虹公司产销对接项目及石塘乡供销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选址、征地、规划进展情况。与市场管理人员、农资经营主体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农资连锁配送、信息平台运行、化肥淡季储备、农资价格行情、农资销售、仓储安全管理等情况,对万源市供销社提升服务意识、创新工作举措积极开展“互联网+农资”推进新型农资供应体系建设和依托社有企业搞好产销对接、助农脱贫奔康的管理理念、发展方向、营销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一要进一步找准市场定位,确定发展方向,加强宣传推介,大力推进“互联网+农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发展农资连锁配送。同时,做好农业科技指导和产销信息服务,积极开展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技物服务,努力构建为农服务新平台。二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加强对化肥库存、销售和市场价格情况的动态监测。既要保障市场供应,又要防止库存积压造成亏损。三要优化农资经营品种。推广使用环保高效、使用便捷的农资产品,扩大瓮福、玖源化工等本地产高效农资产品市场占有率,逐步改善传统用肥习惯,帮助农民减支增收。四要诚信守法经营,严格行业自律,严把进货渠道,严禁假冒伪劣农资商品从供销社渠道流通,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在宣汉县,华平主任实地查看了电子商务宣汉农特产品特色馆及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宣汉县供销社电子商务工作开展情况专题汇报。在沙湾新村,看到前来供销社新农村电商服务站办理电话费充值、水电费缴纳、银行转帐、交通信息查询、社保领取、政策咨询等业务的农民络绎不绝时,王主任倍感兴奋,对宣汉县主动适应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新需求,因地制宜结合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搭建“宣汉馆”双向流通电商平台的创新举措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宣汉县社找准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进行村级服务网点信息化改造的切入点,其发展思路明确、推进力度很大,经过短短2个月时间建成1个县级特色农产品体验馆、建成10个村级服务站点并投入营运,初步形成县供销社主抓、电商企业主推、基层供销组织主营的合作模式,其方式灵活、形式新颖、特色突出、受农民欢迎。电商平台的搭建增强了供销社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提升了为农服务能力,走在了全市供销社系统前列,其经验做法值得推广。他希望,宣汉县社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方案,坚持市场化运营方向,走出一条具有川东丘陵山区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新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在全市起到标杆示范作用。一要在店面规范、标准化建设上下功夫。统一标识、标牌,规范设施布局,环境干净整洁;二要在功能拓展上下功夫。围绕农民生产生活新需求,量身定做更多服务项目,拓展医疗挂号问诊、农技知识宣传、交通出行票务代购等服务。同时,要加强与村支两委的合作,借助供销社电商平台进行政策法规宣传、社务村务公开,真正让供销社的服务贴进农民,惠及农民。三要在打造亮点上下功夫。找准市场,打造“拳头”产品,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宣汉、走出四川、联动秦巴、走向全国。四要在网点布局上下功夫。对基层网点信息化改造要有科学的规划,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重点培育具有带动辐射能力的基层网点。五要在宣传培训上下功夫。积极引导基层供销社、社有企业、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