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作为全省供销社首批两个综合改革试点市之一,今年以来,市供销社按照内江市委市政府和省供销社总体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办、市府办关于印发<内江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内委办<2014>33号)文件提出的改革目标和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各项综合改革试点,取得了靓丽的成绩。
一、依托第三方平台,成功实现内江特产触网销售
内江供销土特产有限公司依托第三方平台,投资240余万元,抢注以“内江名优土特产”命名的微博、网店(站),推出移动APP客户端,买断“内江特产”“四川家电”“西部糖酒会”三个信息名址关键词,并对域名进行全注册,加盟“中国搜索—中国特产频道”,探索构建内江特产营销网络。现已建成内江特产展示展销中心,成功实现内江特产的“集中展示、触网销售”。
二、自建电商平台,成功实现内江农产品对接大市场
由市供销社出资组建了四川通泰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实施平台建设与运营。公司采用B2B模式建成了农融网·天府农场电商平台,并组织引领全市重点农产品龙头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社在产品集中区建成农产品集配中心或集配点6个,在城市社区建成配送线下体验店10个,已与全国8家大型农批市场达成意向合作协议。平台注册会员已达300余个,通过平台已实现交易额4.59亿元。
三、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两会一中心”建设取得突破
全市供销社广泛吸纳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服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等,积极筹备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全市拟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6个;按照供销社章程和有关政策要求,建立了市、县(区)供销社理事会6个。理事会作为供销社社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执行机构,承担供销社的日常工作;创新社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在市、县(区)供销社分别建立了社有资产管理中心6个,实现了联合社与社有资产运行一体化。
四、夯实组织基础,基层组织建设进展迅速
一是推进基层社建设。重点打造了具有经营性和公益性特征的基层社5个,并作为全市基层社建设的示范和标杆。目前,全市已发展基层社111个,覆盖80%的乡镇,经营网络覆盖100%的乡镇、90%行政村。
二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融网·天府农场”的对接方案并组织实施。借助“农融网·天府农场”,组织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产品经纪人、种养殖大户共240余人参加农产品电商体验式培训。目前,全市已累计发展合作经济组织343个。
三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个,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合作,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是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建设。加强与人保寿险公司、电信公司合作,为农民提供保险、网上代购、代销、代交话费等服务;拓展家电及农机具维修、科技咨询、文体娱乐、养老幼教,代办便民金融刷卡取款、信件报刊收发及代收水电、电话费等公益性服务项目,探索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制定了全市系统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建设标准并组织实施。全市已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160个,培训社区综合服务社人员600余人。
五、创新体制机制,社有企业建设取得成效
一是推进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园区集散交易市场、废旧电器电子拆解中心、污水处理厂等生产经营性设施已建成,二期工程已顺利开工。
二是推进内江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目前,内江综合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一期工程商住楼1-4号、展示展销中心、写字楼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二期项目正在报批相关手续,即将开工建设。
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参股社有企业。市供销社利用招商引资、新网工程、农村社会化体系建设等形式,参股、入股了一批社有企业,如:由市供销社与社会能人联合,共同出资组建了内江供销土特产有限公司、四川通泰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直属企业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