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服务

绵阳市三台供销金秋“丰”景格外美

  • 时间:2024-09-26

  • 浏览:896

  • 来源:绵阳市三台县供销社

  • 作者:徐路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金秋时节,仓满廪实,三台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三台供销系统究竟有着怎样的“丰” 景呢?

粮食扩面增产,筑牢发展基石

作为四川省农业大县,三台县在粮食生产上稳步前行,三台县供销社通过在粮食种、防、收和加工等环节发力,助推三台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打造天府粮仓,为粮食安全筑牢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1727335898583025897.png

为了进一步提升粮油产业的竞争力,巩固拓展撂荒地整治成果。塔山镇供销社通过流转土地种植水稻938亩,新生镇供销社引进新品种,订单式发展农户种植米粉专用稻3000亩,西平镇、石安镇、建中镇和郪江镇供销社向农户销售粤禾丝苗水稻、玉米等优质粮种172万元;西平镇、富顺镇供销社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全过程托管和统防统治1.2万亩;金石镇、新生镇、塔山镇收购稻谷3000余吨,龙树镇供销社收购油菜籽500余吨,切实解决了粮油销售难题;老马镇供销社为切实解决粮食烘干问题,建立粮油加工中心,为老马镇及周边乡镇加工1500余吨粮食。

1727335898016009273.png

蔬菜稳价保供,产业提档升级

在经济作物领域,蔬菜种植是三台县的一大特色亮点,在全县经济作物中面积最大。

在立新镇打虎村,村民正在400余亩一口茄种植地里忙着采收。“我们从日本引进一口茄品种,为村民提供种苗、化肥和种植技术等,村民种植后按照保底价和市场行情价相结合方式进行收购,一口茄从6月开始可以采收到11月,亩产达7000余斤,收购后立即进行筛选、清洗、腌制、加工等生产环节,产品出口日本。”立新镇供销社董事长何强说道。

 1727335897252042852.png

为了确保全年蔬菜的稳定供应和产业的持续兴旺,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立新镇、石安镇供销社通过与农户、公司签订保底价收购和销售合同,引导农户种植一口茄、青菜、南瓜、莲花白等,今年以来已收购1.4万余吨,通过搭建的“三大联盟”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集种植、农资、农技、劳务、集散为一体的上下游产业链,蔬菜收购后远销外省及日本,“订单农业”推进蔬菜产业带不断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优势产业闪耀,延伸服务链条

说到三台县特色产业,还有一个不得不提,那就是麦冬。作为“中国麦冬之乡”,也是全国最大的麦冬标准化种植基地及高标准种植示范区,今年,三台县的涪城麦冬再次迎来丰收,总产量达到19269吨,比去年增长了5.2%。

 1727335897471054141.png

面对麦冬丰收之势,老马镇供销社董事长张晓明表示,今年麦冬丰收,产量大大增加,销售价格上涨,老马镇的主导产业也是麦冬,为切实解决老马镇及周边镇乡麦冬晾晒难及品质问题,供销社利用麦冬加工点为农户烘干加工麦冬150余吨。

近年来,三台县坚持以粮油、生猪为主导,麦冬、蔬菜为特色,现代种业为支撑的“22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粮经饲统筹、产加销贯通,规范提升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引领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鲜果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在三台县蜀郪家庭农场的柑橘地里,郪江镇供销社组织的技术人员向郪江镇部分柑橘种植户讲解爱媛、耙耙柑等柑橘品种的剪枝、疏果技术,并进行了现场示范。同时,围绕柑橘株型管理、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与种植户进行了耐心地指导和交流,对种植大户提问和操作,专家也都一一在现场进行耐心讲解和点评。在郪江镇、新鲁镇,耙耙柑、爱媛及大红袍红橘早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坚强后盾。 

新鲁镇供销社董事长张青英表示,为扩大耙耙柑的品牌效应、拓宽销售途径和助农增收,特推出“见霜甜”耙耙柑,今年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从果农手中以3元一斤收购的精品果在线上京东等网购平台销售,线下在成都、绵阳市大型水果交易市场进行批量销售,而且现已经与家庭农场签订了冬桃的销售合同,利用供销系统的销售渠道帮助销售。

如今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三台县水果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新鲁镇、郪江镇、石安镇、建中镇等供销社在水果种植技术、农资、销售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农技支持、农资供给和拓展销售途径等方式,提高水果品质,将水果推向更大更广的平台,助农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1727335897680010807.png

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每一处丰收的景象皆是勤劳与智慧的生动写照,奏响着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三台县供销社以“新供销、心服务、兴三农”为目标,始终坚守以农业为根本,以科技振翅,助产业高飞,奋力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宏伟目标,助力三台 “丰” 景愈发璀璨,乡村振兴之路越拓越宽。

责任编辑:张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