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作为党领导下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大安区供销社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发挥保供促销合作社作用,有效推进大安区《2023年大安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八大行动”工作方案》(大委社治委通〔2023〕1号)要求,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强基层组织体系,夯实服务乡村振兴之“根”一是坚持
提高认识,立起组织管理“风向标”。增强责任意识,做到“未雨绸缪”。凡事预则立,联合各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及时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了解苗情、病虫情、灾情,开展科技指导服务,切实提高抗灾技术到户率和到位率;增强担当意识,做到“亡羊补牢”。立足于防高温、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好各项工作,一旦发生重大灾害,要及时将灾情报送市供销社;增强农业安全生产意识,做到“稳扎稳打”。
安岳县供销社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大力建设为农服务综合平台,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基层供销社不断加强。坚持开门办社、合作兴社、依法治社,多形式组建基层供销社,截至2023年6月底,全县建成基层供销社37个,基层社标杆社2个、基层社示范社15个,实现基层社示范社中心镇服务全覆盖,建立在村(社区)的基层社数量占比为7
一是狠抓基层社示范社建设。结合区域内片区划分,优化基层供销社布局,坚持以乡镇为重点,加大基层社示范社建设,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逐步完善基层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络,提升为农服务能力。2023年上半年,启动实施基层社示范社创建,任务1个,规划2个,社员筹集、经营办公场所和工商注册正在有序推进。二是积极拓展开门开放办社途径。指导基层社空白乡镇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一是助力农村农业发展。积极做好春耕农资保障工作。组织动员各基层社、庄稼医院和综合服务社,积极走访询问辖区种植大户、专合社等农资产品需要情况,结合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库存,积极补充货源,保障货源足、品种全。截至6月底,储备供应各类化肥6800余吨、农药24.5吨、农膜22.4吨,确保了春耕期间农资供应不断档脱销、不误农时。同时积极探索实施土地托管服务,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针对性建议等方式,
上半年,宜宾市供销社全力保障农资供应,农资保供任务全面完成。一是制定并推进《宜宾市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二是引进四川省供销农资集团及“邦力达”优质品牌,组建邦力达宜宾农资有限公司,开展供销体系农资销售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农资市场供需总体保持平衡,没有断档断供缺货的现象。1—6月,全系统预计购进各类化肥11万吨,销售各类化肥11万吨(其中氮肥4.8万吨,磷肥和钾肥2.3万吨,复合肥2.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