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农技服务站。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的专业技术优势,先后在仁和镇、青岗镇、官升镇等10个乡镇建立农技服务站,一方面强化农资储备,为农民提供足够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物资;另一方面提升技术水平,对农民加强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指导。技物结合服务方式深受农民欢迎。二是开展订单农业。指导亿诚公司与村、社及农民签订制种协议,指导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种植收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一是因地制宜,双向增收。白朝乡供销社结合当地地理优势,在白朝村托管土地140亩,大力发展高山水蜜桃产业,总产量达45000斤,实现销售额近14万元。同时按每天80元的务工价格,以点工方式雇佣本村4名剩余劳动力,做好桃园的日常管理,每名参与人员年收入可增加收入近3200元。二是抓住机遇,成片带动。龙潭乡供销社有效抓住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商机,发展无花果种植80余亩,总产量达1800斤
近年来,小金县供销社坚持以为农服务为核心,积极探索“基层供销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三社融合”改革,促进资源、资金、市场共享,经营、利益、风险共担,为农业高质量发展配置“新引擎”。2022年,小金县社在全县成立“三社”融合试点4个,由基层社负责保障农资供应、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村集体负责土地流转、组织劳动力,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实现供
供销合作社作为党领导下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大安区供销社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发挥保供促销合作社作用,有效推进大安区《2023年大安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八大行动”工作方案》(大委社治委通〔2023〕1号)要求,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强基层组织体系,夯实服务乡村振兴之“根”一是坚持
提高认识,立起组织管理“风向标”。增强责任意识,做到“未雨绸缪”。凡事预则立,联合各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及时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了解苗情、病虫情、灾情,开展科技指导服务,切实提高抗灾技术到户率和到位率;增强担当意识,做到“亡羊补牢”。立足于防高温、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好各项工作,一旦发生重大灾害,要及时将灾情报送市供销社;增强农业安全生产意识,做到“稳扎稳打”。
安岳县供销社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大力建设为农服务综合平台,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基层供销社不断加强。坚持开门办社、合作兴社、依法治社,多形式组建基层供销社,截至2023年6月底,全县建成基层供销社37个,基层社标杆社2个、基层社示范社15个,实现基层社示范社中心镇服务全覆盖,建立在村(社区)的基层社数量占比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