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平昌县供销社加大围绕“三农”开展供销工作力度,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构筑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并把开发的扶贫产品引进入网,线上线下拓展市场,创综合改革以来最好业绩。一是筑巢引凤,茶产龙头落地生根。为打造平昌县新兴茶叶产业大县,县供销社立足“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直属企业”要求,组织联新商务公司筹资119万元,入股四川秦巴茗兰茶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鹿鸣镇茶叶产
基层供销社是供销合作社在县以下直接面向农民、服务“三农”的基本环节和主要载体,是供销社系统的组织基础。内江市供销社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发展模式,推进供销合作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三社”)共建基层供销社,形成资源、资金、市场共享,经营、利益、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实现“三社”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共探索“三社”融合试点7个,初步实现了农民、村集体、供销社共赢发展。
为了进一步深化供销综合改革,践行为农服务宗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汉源县供销社切实强化工作措施,确保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任务顺利完成。一是以平台建设为基础,强化载体培育。汉源供销社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以基层社建设和为农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积极打造为农服务的综合型平
(一)抓“组织+制度”,行业体系建设日益完备。广安市供销社狠抓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开门开放办社已在全市恢复重建基层社189个,创建全国总社基层标杆社9个。同时,狠抓“三会”制度建设,市县两级建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全市供销系统实现了“三会”制度全会覆盖。另外,狠抓制度建设,对社党组、理事会、监事会、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职能职责予以科学界定,完善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及运行机制
市中区供销社按照省市区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工作成果,在青平镇普仁村实践以区供销社为主导、乐山市海金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供销基层社载体、普仁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为主体和村民参与的“三社”融合发展模式,推行村党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社合一”、互融共建,充分发挥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优质水稻生产是普仁村的支柱产业,通过“三社
夹江县供销社在黄土镇茶坊村成立基层供销社,同村集体经济负责人、农资企业代表签订合作协议,构建起供销社、村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模式,此举将有效解决由于农村生产分散导致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农资购买、农技服务、产品销售等不便问题,同时在加速村级供销社的恢复重建和完善村级供销社的服务职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合作三方表示,将在下一步经营管理过程中互相配合,协作管理,依法经营,充分